一位核地学专家对党的赤子情怀
——记原华东地质学院院长李学礼


更新时间:2017-10-19            点击率:

  这是一位伴随着中国核工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1956年未满20岁的他响应毛主席关于研制核武器的号召,被国家选拔赴苏学习水文地质专业,从此与核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留学回国,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国家刚刚兴办不久的我国第一所铀矿地质大学——抚州地质专科学校(后更名为华东地质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任教,深深地扎根在红土地上,艰辛探索搞科研,呕心沥血育人才。六十多年,从当年稚嫩的小伙到今天的耄耋老人,初心不改,一切听从党的召唤,为了我国的核事业燃尽了青春再献余热,孜孜不倦地探索铀矿找矿与采冶新技术与新方法,为核工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他就是原华东地质学院院长李学礼教授。

  白手起家筑起核地学高地

  当年,李学礼满腔热血从核地学科研领域白手起家,一边从事水文教学,一边进行温泉调查,与家人聚少离多,宿民居,啃干粮,钻树丛,爬草丛,攀岩越涧采集水样,至“文革”爆发学校停办,足迹遍布江西全境及闽、粤邻近地区,并在国内率先将氢、氧同位素、放射同位素氚应用于温泉成因研究,发表了《庐山地区氢、氧同位素高程效应》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提出了硅酸型水理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分类方法、古水热系统排泄区铀金成矿模式和“矿、水、热”三源成矿论等,形成了具多学科特点的独特学术理论体系,并运用其理论成功预测了玉华山铀矿床和临川金矿等。

  学校复办后,李学礼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球化学》教材,之后成为学校第一个硕导和第一个博导,多次应邀出国讲学、作学术报告、主持国际学术活动等,与前苏联、美国、德国等国及IAEA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往,1994年被录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签发的科技界著名人物传记。为了提高水文地质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他创建了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水文地球化学教研室和研究室,形成了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为主体的多专业合作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共同编著《铀水文地球化学原理》等铀矿水文地质系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多名。据老人们介绍:“当年学校虽然规模小,但在业内名气很响。”

  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谨治学,为核工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地质行业不景气许多地质类院校纷纷更名的情况下,他积极应对,一方面将科研重点由经营多年的华南科研基地转移到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另一方面加强应用技术的开发,校企合作,以企养校,留住了教学、科研骨干队伍,保住了学校铀矿地质的特色,为铀矿地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

  全国高校扩招前,他以敏锐的眼光提前布局,购置土地扩大校园面积,新建教学楼,修缮学生宿舍楼等,使学校充分享受到国家的利好政策,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如今的水文地质等一批与核相关的传统专业均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形成了新、老专业竞相辉映的局面,在校生达到3万人。

  小城建起洋实验室

  2001年,李学礼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由于难以割舍的情怀,他没有选择含饴弄孙的生活,而继续为我国核工业服务,开始了攀登科学高峰的新征程。

  离开曾经奋斗了几十年的核事业岗位,对于李学礼来说就如同失去了家的感觉,正如他所说:“来到学校后,我一直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为此,他携老伴赴美国女儿家探亲,舒解了一年多的心情。他常扪心自问,党和国家花那么大代价培养了我,我怎么能就此休息吃老本呢!2003年李学礼毅然回到学校,重新投入科研工作,成为学校一名“编外”科研工作者。化学浸出是我国长期采用的铀提取方法,这一传统工艺的特点是对矿石的品位要求高,提取率低,酸耗大。为了提高浸出率,国外许多国家均采用微生物浸铀矿技术,但严格对外保密。而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涉足。李学礼盯上了这一领域——选择微生物浸铀作为自己新的研究方向,这对于像他这样一位老地质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充满挑战。

  退休后的李学礼没有任何资源,起步异常艰难。科研需靠数据说话,离不开实验室,他迎难而上,一切从零开始。工作缺人手,他或上门邀请,或电话联系,硬是拉起了一支40多人(微生物、地质人才)的队伍,组建了微生物浸铀(地浸、堆浸)的科研梯队。建实验室为了不与学校争资源,他选址于闲置的原抚州师范专科学校(新并入)教学楼。研究没经费,他一趟又一趟地往北京跑,反复向核工业总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汇报自己的微生物浸铀矿研究设想与思路,陈诉理由,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凭借李学礼的学术影响和为他执着的科研精神所感动,科研项目得以立项,获40万元经费资助。

  他视实验室为新“家”,将首批科研资助经费全部投入建设,之后还不断追加,累计投入资金共100多万元。为了使实验室与国际接轨,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另一方面率科研骨干赴智利特大型铜矿微生物浸矿实验室考察。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建,微生物浸矿设施达到国际标准,-80OC(负80度)冰箱、分子生物测试仪器等陆续续采购到位,一个面积近500m2的微生物浸矿“洋”实验室就此落成。

  发现新菌种

  此时的李学礼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由于早年长期野外作业造成两个半月板完全磨损,行动都需要拄拐杖,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采集菌种—菌种培养—室内浸矿实验—现场浸矿实验,这是微生物浸矿的基本流程,他克服疾病困扰,坚持对每个环节严格把关。离学校最近的七二一矿也有近100公里之遥,但每一次采集菌种、室外地浸和堆浸实验,他都亲临现场,亲自采集菌种,亲自组织实验;菌种培养,他总是事先提要求,事中提醒做好检查、观察工作,事后认真听取实验报告;室内浸矿实验他都亲自组织、观察、收集数据。天道酬勤,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一种被称作“721矿嗜酸性氧化硫铁杆菌”的菌种,在经过实验室培养后显示出稳定性、适应性强的特点,李学礼敏锐地预识到,该菌种对于浸矿更具普遍意义。2005年,广东省745矿的花岗岩高氟铀矿,在相关科研院所进行微生物浸矿研究屡遭失败的情况下,李学礼大胆承接该项目,采用721矿嗜酸性氧化硫铁杆菌浸矿,经过艰苦试验,终于大获成功,铀的浸出率达90%以上,并大大缩短了周期,降低了酸耗。

  从此,李学礼一发不可收,科研项目专挑硬骨头啃,单项科研经费也从最初的40万元跃升到100万元、400万元、1000万元。2005年,新疆某砂岩铀床地浸在投入大量资金,经多批国内外专家进行研究均以失败而告终后,核工业集团公司找到李学礼承接了该铀床淡化少试剂浸铀工艺的研究项目,经过努力,再次取得成功,为此类型铀矿床资源的开发利用积累了经验,开辟了新路。

  钛铀矿常温下难以化学浸出是一世界性难题,高钛铀矿石在我国硬岩型铀矿山所占比例较高。他所在研究团队通过系列室内外生物浸出试验,研发出适合高钛难浸铀矿石的微生物堆浸新工艺,实现高钛铀矿石的高效浸出。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开发出了高钛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并于2012年完成了五千吨级矿石生物堆浸浸铀工业化试验。该项新技术为高钛难浸铀矿石的开采提供了根本性的解决途径。

  收获成功的喜悦

  2007年,一株嗜酸铁氧化钩端螺旋菌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0年,一种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4年, 一种铀钼矿微生物溶浸及铀钼富集分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

  2015年,难浸碱性铀矿石盐酸去钙微生物浸铀矿新方法获国家专利。

  ……

  李学礼从事的微生物浸铀矿研究取得了成功。目前,他所在的科研团队已累计为学校争取到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获系列国家发明专利,走在了国内外同行的前列,部分成果已转化成生产力在企业运用、推广,为满足铀资源高效利用的国家需求、促进我国铀资源开发领域的科技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他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先后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17年4月再传喜讯,他所在团队开发的高钛铀矿石微生物堆浸技术荣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奖项领域的新突破。十多年的付出,让李学礼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每当李学礼谈起二次“创业”的收获时,他显得十分满足:“在职时各种行政事务太多,没有时间专心科研,退下来更能一门心思沉浸在科研里,取得的成果比在职时更多,更突出,现在实在干不动了,该真正退休了。”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李学礼用毕生诠释了一位老党员、老核军工人对党的赤子情怀。虽然他因年事已高和身体原因不能再继续工作,但令人欣慰的是,他所培养出的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目前正活跃在铀矿采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已成为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坚力量,正在发扬他那种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精神,为我国的国防军工与核能开发事业发挥重要作用。